位于淮海路和武康路的交界處,是武康路標志性建筑。武康大樓猶如等待起航的巨輪般,以前曾叫諾曼…… 詳細>>
現在我們來到武康路最北端與華山路交匯之處。解放前這是上海絲業大王莫觴清豪宅。現在是上海優秀…… 詳細>>
西班牙風格的獨立式花園住宅,由著名建筑師董大酉設計。房子的外圍有一道高高的竹籬笆墻,把漂亮…… 詳細>>
這是一幢英國鄉村別墅式花園住宅,建于1928年。建筑為磚木結構,方向朝南,白色水泥拉毛墻面…… 詳細>>
武康路109號是一幢豪華的英式鄉村別墅。該宅圍墻高聳,淺黃色粉刷的外墻,外有窗欞修飾。在這…… 詳細>>
建于1923年,歐洲獨立式花園住宅。雙坡屋面,假三層混合結構。建筑面積約500平方米,另有…… 詳細>>
武康路115號,又稱密丹公寓,建于1931年,屬裝飾藝術派建筑風格。五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建…… 詳細>>
磚混結構的現代派建筑,二層局部帶有裝飾藝術派風格。建于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晚期,有南北花園。呈…… 詳細>>
武康路390號建于1932年,由當時知名的比利時義品地產公司設計并承建,典型的南歐地中海式…… 詳細>>
金嗓子周璇(1918-1957)在1號三樓住過。1943年,她自長樂路留園12號遷來,抗戰…… 詳細>>
武康路393號原是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武裝起義的主要組織者黃興于1916年在上…… 詳細>>
除了文藝范,安福路上還有不少名人的舊居,比如191弄15號,過去就是賀綠汀新婚的舊居。而安…… 詳細>>
安福路201號,這里便是抗戰勝利后就任的上海市市長,吳國楨的宅邸。安福路201號的房子建于…… 詳細>>
建于1918年,為中西合璧式樣,簡化的古典式風格,建筑體形簡潔。建筑體形簡潔,沿街北入口是…… 詳細>>
當話劇儼然成為一種時尚的時候,安福路也火了起來。這里的289號,就是上海媒體筆下,“引領青…… 詳細>>
安福路的文藝氣質,其實絕不僅是這一處話劇藝術中心,還有過去老上海人人都知道的,看內部電影的…… 詳細>>
淮海中路966號5號樓建于上世紀20年代,由啟明建筑事務所奚福泉設計。假三層磚混結構,布局對稱,突出垂直線條,以左右二塊凸出墻體把整個立面分成五塊。中間入口拱形門洞,挑出弧形雨廈。紅瓦復折式屋頂開棚式老虎窗,紅色面磚外墻,窗框、窗…… 詳細>>
淮海中路1131號,是一幢德國文藝復興式的花園住宅,同時也是上海地區建筑體最大的獨立式花園洋房。住宅高三層,面向東南,混合結構,建于1926年。平面為正方形,東南立面逐層退臺,兩道鏤空欄桿作為劃分立面的水平帶飾。底層墻面為糙面石砌…… 詳細>>
淮海中路1209號建于1912年,占地面積4 272平方米,建筑面積3702平方米。建筑為三層磚混結構,正立面作豎三段式劃分,兩側略前凸。一、二層為敞廊,二層立科林斯式柱。中間入口有半圓形門廊,以愛奧尼克式柱支承。廊前有舌形臺階,…… 詳細>>
新康花園始建于1916年。1933年,由英商建筑師事務所馬海洋行設計,英商新康洋行投資改建11幢磚木結構二層西班牙式花園住宅和4幢混合結構五層公寓式里弄住宅。立面豎三段式,中間凸出陽臺,螺旋紋柱,緩坡紅瓦屋面,灰色水泥外墻。公寓建…… 詳細>>
東平路,這里沒有公交車,行人也不多,因而顯得雅致、安逸、靜謐。從東平路的一頭到另一頭,一個人可以一直用最閑適的心情和步調愜意地走下去,如若探幽,不想,翻出來的都是一個個,歷史人物風云際會的往事。
東平路上,除了“三座大山”,還有一個大戶人家,這就是東平路1號的席家花園。清朝康熙年間蘇州…… 詳細>>
東平路7號的洋房,當年正是“四大家族”之一的孔祥熙舊居。孔祥熙的舊居毗鄰愛廬,這棟洋房被稱…… 詳細>>
東平路9號,現在是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北面入口處懸著“上海市優秀近代建筑保護單位”的銘牌。走…… 詳細>>
東平路上還有一處精致的別墅——東平路5號,建于1924年。西歐建筑風格的花園住宅。建筑的最…… 詳細>>
五原路205弄2-6號的“來斯南村”,建于1935年,美商普益地產公司建造。這是五幢三層的新村花園住宅,磚混結構,門朝北開,三樓屋檐下有幾何弧形花紋裝飾,南、東、西窗為小拱弧形鋼窗,北面一般長方形小鋼窗。南面二三樓有陽臺。建筑物南…… 詳細>>
258號的自由公寓,可以說是猶太人留給上海的又一個“寶貝”。公寓建于1937年,是上海灘著名的袖珍公寓。與上海眾多公寓建筑相比,是少見的不臨街的公寓,鬧中取靜,幽靜雅致。建筑風格屬于上世紀流行于全球的“Art deco”裝飾藝術風…… 詳細>>
五原路283-285號的花園住宅,建于1946年,抗戰前,這里曾是“意大利俱樂部”,后來被上海灘著名的私人鋼鐵大王朱恒清買下,重新翻造,直到1948年,才建成這幢四層樓高、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獨立式花園洋房。1930年,朱恒清開了一家…… 詳細>>
五原路288弄3號的英式小洋樓,是“三毛之父”張樂平先生的故居。如今,故居對外不開放,弄堂內的墻壁上,倒是繪滿了張樂平創作的三毛形象和張樂平的生平介紹。 詳細>>
五原路289弄3號,建于1933年。
英國傳統風格的聯立式花園住宅。建筑很像一對孿生兄弟,形式上有相當明顯的英國半露木架傳統住宅特征,尺度宜人,氛圍親切。住宅沿弄堂立面上下兩段以不同材質區分,既顯出形式的豐富,又呼應了居…… 詳細>>
五原路314號,也可以說是“孩子們的樂園”,這里過去是“中國福利會幼兒園”,現在是中福會和宋基會的辦公所在地。
中國福利會由宋慶齡于1938年6月14日在香港創建。其前身是保衛中國同盟,1946年1月保衛中國同盟遷到上海,后改名…… 詳細>>
整幢建筑造型十分獨特,是現存最早的獨立式花園住宅之一,建于1898年,為英國浪漫主義建筑風…… 詳細>>
這里原來是上海猶太俱樂部,現為上海音樂學院禮堂與辦公樓。1932年1月,上海猶太俱樂部開始…… 詳細>>
汾陽路20號是上海音樂學院,是享譽國內外的著名音樂學府。它的前身是偉大的民主革命家、杰出的…… 詳細>>
汾陽路上還有一處房子,和當年的海關稅務司有關,這就是汾陽路45號。這幢獨立式、兩層樓的花園…… 詳細>>
1934年,上海猶太圣裔社依靠上海猶太富商嘉道里的資助,成立了上海圣裔社醫院。1941年太…… 詳細>>
走在郁郁蔥蔥的汾陽路上,遠處隱約可見一幢古老的洋房,閃爍的路燈使得這棟屋宇略微顯得有一絲孤…… 詳細>>
往淮海路方向走,陜西南路39弄,有一百多套前二后三的錯層小樓,分7排,放到現在,估計應該叫“聯排別墅”吧?這里就是“長樂村”,而老上海則依然固執地稱之為,“凡爾登花園”(Verdun Garden),因為那是上海“摩登時代”的印記…… 詳細>>
陜西南路是僅自身歷史悠久,有著馬勒別墅、凡爾登花園、步高里等富有上海風情的建筑,還與復興中路、淮海中路、長樂路、巨鹿路等“知名馬路”相交。在這條路上漫步,你常常會走到它的分支路上,因為與它相交的馬路,看上去都那么“風情萬種”。和陜…… 詳細>>
凡爾登花園的39弄93號這一棟,便是一代作家和漫畫大師豐子愷生前的住處。這里是漂泊一生的他最后定居且居住時間最長的地方,它有一個詩意的名字——“日月樓”。當初豐子愷見此陽臺,不禁脫口而出:“好一座日月樓!”于是正式給這座樓命名為“…… 詳細>>
相比“凡爾登花園”,陜西南路157—187號的“亞爾培公寓”,上海人似乎更喜歡叫它現在的名字,“陜南村”。陜南村地處陜西南路、復興中路路口的東北角,毗鄰上海文化廣場,它原來的名字“亞爾培公寓”,得名于其所處的“亞爾培路”。陜南村每…… 詳細>>
建于1932年的西班牙式建筑,高兩層,有地下室。墻面為弧線形水泥拉毛粉刷,較平緩的屋頂鋪設…… 詳細>>
德國領事們后來搬去另外的地方辦公,德領館還保留著,是一幢建于上世紀四十年代的西班牙式花園住…… 詳細>>
梧桐是上海西區馬路少不了的風景,夏天茂盛冬天凋零的梧桐樹葉,使馬路上的風景四時不同。相比衡山路上高大寬闊的梧桐,岳陽路上的梧桐樹卻和人保持著一段適宜的距離,既不破壞梧桐特有的美感,又不拒人于千里之外。漫步在這條小馬路,細數這里的歷…… 詳細>>
岳陽路113號,過去這里是上海灘“桐油大王”沈瑞洲的舊居。房子建于1930年,屬英國鄉村式花園別墅,平面方形,略有凹凸;入口為一大平臺,二層紅色木質百葉窗,白色水泥墻面,外露紅色木構架。現在是上海電信公司在使用。 詳細>>
這里屬于大型花園住宅建筑,西式花園洋房為主樓,兩側高三層,中間高兩層。雙坡屋頂,局部露木構架,黃色粉刷墻面。房子建于1920年,是民國時期名噪一時的名醫,牛惠霖、牛惠生兩兄弟合辦的“霖生醫院”所在地。抗戰期間,因大量接收難民,亦被…… 詳細>>
中科院在岳陽路上還有一處機構,這就是位于岳陽路319號大院內11號樓的中科院上海分院。這棟英國鄉村別墅式花園住宅,建于1928年,由法商遠東土地信托公司投資建造,整體建筑呈現出明顯的英國鄉村別墅風格。院內有二幢建筑,解放前,其中一…… 詳細>>
衡山路9弄4號本就坐落在當年法租界的高檔住宅區間,歸屬于上海市12個文化風貌保護區之一的衡…… 詳細>>
美童公學,又名上海美國學校,是1912年至1949年上海一間主要面向美國僑民子女開設的國際…… 詳細>>
位于上海市衡山路53號,1924年由上海的外僑,主要是美國僑民集資興建,于1925年落成,…… 詳細>>
衡山路811號的小“紅樓”原先是法國百代唱片上海的總部。19世界末蠟筒筒留聲機在上海洋行出…… 詳細>>
1937年有個蘇州商人出資在白賽仲路(今復興西路)與麥琪路(今烏魯木齊中路)轉角處,建造一座以麥琪路路名命名的公寓。這座公寓的特點是在占地面積僅有220㎡的地皮上,竟然蓋起十層樓的公寓,在整個上海灘絕無僅有,令人驚訝。 建筑立面造…… 詳細>>
位于復興西路34號,衛樂精舍即今衛樂公寓,是一幢現代點式高層建筑,十三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建于1934年,由賚安洋行設計。建筑立面對稱,強調豎向線條,中軸設一串挑出的半圓陽臺,屋頂部分中部高起,向兩邊層層跌落的外形使之具有裝飾藝術派…… 詳細>>
位于復興西路43號,汪企張,上海人。1911年畢業于日本大阪醫科大學。歷任浙江醫藥專門學校教授、江蘇省立醫學專門學校校長、江蘇省立醫院院長,后在上海行醫,兼任淞滬商埠衛生局衛生委員會委員、衛生部中央衛生委員會委員、上海市醫師公會副…… 詳細>>
復興西路44弄是一條寬闊、幽靜的弄堂,里面坐落著7幢造型典雅、風格各異的三層樓花園住宅,名為“玫瑰別墅”,曾是孫中山兒子孫科第二夫人藍妮(苗族公主)的居所。它建于1940年,由奚福泉、黃大猷、趙滌和陳植4位著名建筑師設計,房子風格…… 詳細>>
建國西路388號,是幢歐洲現代式花園住宅,建于1928年。屋高2層,朝向南,磚木結構。20…… 詳細>>
建于1926年,有法國建筑師貝恩.脫雷設計,磚混結構,屋高3層,平屋頂,造型簡潔,具有現代…… 詳細>>
原為一環龍路老漁陽里2號。建于1911年,坐北朝南,舊式石庫門建筑,兩層磚木結構。花崗石門…… 詳細>>
寶慶路在徐匯區的東北部,北起淮海中路,南至桃江路,這條只有300多米長的小馬路,筑于1902年,當時是以法國遠東艦隊司令名來命名,寶建路(Route Pottier),到了1943年,汪偽政權接手上海時,正式改名,“寶慶路”。
寶慶路3號,有兩扇木門,常年緊閉著。圍墻上,一側露出一座古堡似的建筑,另一側則探出粗壯的樟樹枝,畫家徐元章先生就是這里的主人,他生活在半個世紀前父輩留下的花園宅第里,雖然其間經歷了許多痛苦,幾乎失去了這樣優雅的生活基礎,但是最終還…… 詳細>>
東湖路原名杜美路(Route Doumer),由上海法租界修筑于1902年,得名于法國駐越南總督。東湖路是中國上海市徐匯區的一條街道,東南-西北走向,西北起長樂路,東南至淮海中路。長474米,寬15米到20米。是上海一類風景保護街道,64條永不拓寬的街道之一。
年杜月笙在上海的公館有兩處,一處在東湖路,就是今天的東湖賓館,即眾所周知的“杜公館”———…… 詳細>>
康平路1號,建于1938年,西式獨立式花園住宅。這幢住宅的主要部分都被包裹在神秘的圍墻之中…… 詳細>>
康平路205號,建于1923年。帶有巴洛克風格的花園住宅。這棟建筑傳說最初是陳果夫、陳立夫…… 詳細>>
余慶路190號,建于1936年,現代建筑風格的花園住宅。該建筑分主樓和附樓,主樓三層,附樓原二層。主樓入口處采用柱子架空,形成入口門廊。建筑形體簡潔,水泥沙漿方格墻面。主入口通過柱子架空一角形成門廊,南向2、3層退有平臺,外立面無…… 詳細>>
高安路18弄20號,建于1939年。具有現代建筑特征的花園住宅。該住宅原為中國著名實業家榮…… 詳細>>
高安路78弄1—3號、建國西路641號—545號,建安公寓,史稱方建公寓,又名建成公寓。建…… 詳細>>
高安路63號,建于1930年,由賚安洋行設計,為具有地中海建筑風格的花園住宅。室內以精美的…… 詳細>>
高安路14號,高安公寓,史稱阿麥侖公寓,建于1941年,賚安洋行設計,現代派風格的公寓住宅…… 詳細>>
安亭路46號1號樓,建于1936年。建筑屬于典型西班牙風格。這里曾是蔣百里的住所,送給他這處房產的是他的學生唐智生。蔣百里是民國時期重要的軍事理論家、軍事教育家,保定軍校的校長,他的女婿,就是被譽為“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航天之父…… 詳細>>
安亭路130號及132號是兩幢形同孿生兄弟般的花園住宅,由賚安洋行設計,中法營造廠于1930年建造,該建筑可以視為帶有現代氣息的法國風格花園住宅,門窗設計比較簡潔,建筑外墻面為糙面水泥砂漿,但在窗間柱、煙囪等部位使用清水紅磚,色彩…… 詳細>>
安亭路81弄2號、4號,史稱安第納公寓,由著名建筑設計師鄔達克設計,建于1939年,西班牙風格的聯立式花園住宅。兩個單元的主入口門框裝飾還是相當惹目的,門頭曲線強勁流暢,與三合院端部的山墻曲線相呼應,透著西班牙式的巴洛克神韻。今天…… 詳細>>
安亭路43號,又稱安亭公寓和金司林公寓,建于1935年。多層公寓住宅。墻面租用采用深褐色面磚,局部橫向的白色水泥飾帶將立面分為橫向三段。底層窗戶圓拱券,窗下有巴洛克式石刻垂花圖案,上面窗平券,白色券心石。局部窗間有幾何裝飾圖案。構…… 詳細>>
烏魯木齊南路178號花園住宅2號樓。建于1932年,英國式風格花園住宅。假三層磚木結構,紅…… 詳細>>
烏魯木齊南路151號,占地面積1474.7平方米,建于1927年,美國殖民地復興式花園住宅…… 詳細>>
烏魯木齊南路176號,安康公寓,又名巨福公寓、烏魯木齊公寓,建于1930年代,為帶有裝飾藝…… 詳細>>
永嘉路321弄8號。建于1939年。假四層磚木結構,平面呈方形,紅瓦坡頂,方形門窗,水泥拉毛墻面。葉篤義(原全國政協常委、民盟副主席)曾在此樓2層居住;張瀾(教育家、民盟創建人)曾在此樓3層居住。 詳細>>
永嘉路387、389號,建于1932年,中國營業公司承建,英國鄉村式花園住宅。二幢建筑風格相近,假三層,雙坡頂,有雙坡形老虎窗,二層之上有紅色半露木構架。一幢建筑底層立面紅色清水磚墻砌筑,南立面中部有大露臺,水泥砌筑;另一幢建筑南…… 詳細>>
永嘉路527弄1-5號,法商賚安設計,中法營造廠承建,建于1932年,建筑面積1582平方米,英倫風格的現代式花園住宅。共有5幢2至3層建筑,都為為雙坡屋面,假3層磚木(局部磚混)結構,水泥拉毛墻面,墻隅鑲嵌紅磚;入口開間頂部為三…… 詳細>>
建于1925年,兩層磚混結構的混合式花園住宅,具有折衷主義風格的建筑。立面裝飾較為豐富,紅瓦坡屋頂。二樓臥室陽臺后的門窗洞則采用帕拉迪奧式構圖,外立面為干粘豆石墻面,朝向花園的主立面設有變形的古典柱式、券形裝飾、敞廊和大面積落地窗…… 詳細>>
永嘉路580弄1-102號,永嘉新村,建于1947年,公寓式里弄。上海的里弄從老式石庫門、后期石庫門,發展到花園式里弄、公寓式里弄,永嘉新村是發展末期的代表。其單元建筑面積標準比起30年代的花園式里弄有所降低,功能主義傾向明顯,形…… 詳細>>
永嘉路571號法式花園住宅,賚安洋行設計,中法營造廠承建,1931年建造。主樓東北角連接輔樓。體量較大。細卵石墻面嵌紅磚帶飾。南立面凸出開間的樓上作折線形屋面,檐口前傾,設半圓券窗。2層陽臺飾塔司干柱式。 詳細>>
永嘉路501號,建于1928年,帶有德國城堡建筑風格的花園住宅。建筑假三層,平瓦屋頂,上陡下緩,南北坡面中部均有三個連續的老虎窗,屋檐下有連續的支托支撐。北立面局部呈圓筒形突出,圓筒上部采用尖椎鐵皮屋頂,墻面有狹長的豎窗,豎窗間有…… 詳細>>
永嘉路495弄1-9號,占地2175平方米,建筑面積2160平方米,建造于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是九幢歐式風格假三層小花園住宅。這些房屋是磚木結構,外墻面上砌有水泥細紋組成的魚鱗狀,具有很強的裝飾效果。前后兩排,式樣統一。假三層水泥砂…… 詳細>>
太原路160號,太原別墅,又稱馬歇爾公館,建于1928年,是由一幢主樓和四幢副樓組成,周圍…… 詳細>>
太原路50弄1-2號,太原路56弄1-4號,太原路64弄1-4號并立式花園住宅,建于193…… 詳細>>
該建筑群建于1934年,由中國建業地產公司建造,占地面積1800平方米,花園住宅。建筑群由…… 詳細>>
華亭路72、74、84、86號、延慶路151-157號住宅,建于1934年,由法商賚安洋行…… 詳細>>
新樂路55號(東正教堂),原東正教圣母大堂,建于1932-1934年,由俄國協隆洋行建筑師利霍諾斯設計,典型古俄羅斯式教堂,屬拜占庭風格建筑。教堂室內四壁簡樸,但在拱頂部位及拱頂與之相鄰的墻壁處卻藏有在歷次修繕過程中被涂料所覆蓋埋…… 詳細>>
華山路849號丁香花園3號樓,建于1918年,美國著名建筑師艾賽亞·羅杰斯設計,建筑面積9…… 詳細>>
丁香花園位于華山路849號,始建于1862年,由美國著名建筑師艾賽西·羅杰斯設計,占地面積…… 詳細>>
華山路893號,建于1948年,有東西兩幢,占地面積893平方米,建筑面積800平方米,現…… 詳細>>
華山路1954號、華山路1955號、華山路1956號、華山路1957號、華山路1958號,…… 詳細>>
建于1918 年,占地面積約3200 平方米,建筑面積825 平方米,屬西班牙建筑風格的花…… 詳細>>
滬ICP備2022002669號
|